中国象棋的历史十分悠久,两千年前楚辞的《招魂》中就提到了它的名字,不过那时候每方只有六个子,所以又叫“六博”。后来棋子数量逐渐增多,并在棋盘中间加上了“楚河汉界”。

一千六百年前东晋干宝在《搜神记》载:古时巴丘人家的桔园有一大桔,剖开后,内有两老叟相对象戏。后遂称象戏为“桔中戏”。

由于这篇神话的影响,古人便把下象棋称作桔中戏、桔中乐。海盐籍棋圣朱晋祯,他的传世之作也因此取名《桔中秘》。

朱晋祯,字进之,尚胥里朱氏十三世孙,生于万历乙未(1595年),卒于顺治辛卯(1651年)。年轻时屡试不第,科场失意,但聪明过人,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,尤以象棋著称于世,驰骋棋坛三十多年所向无敌。其堂哥朱泰祯曾任云南巡按御史,亦酷爱象棋,为《桔中秘》作序;朱泰祯儿子朱尔邺、朱景肃,对象棋造诣也很深,曾参与校订《桔中秘》。

据《中国大百科全书•体育卷》介绍,《桔中秘》是我国象棋史上划时代的巨著,在此之前,曾流行过象棋谱数十种,残局上千个。然而《桔中秘》一问世,各种名谱销声匿迹,真可谓“一扫万古凡马空”。

《桔中秘》共四卷。一、二卷为全局着法,分得先、饶先与让子三类,着重介绍斗炮局的各种变化,具有快攻速决、激烈相博的特色;三、四卷载一百四十局实用残局,详细剖析各种胜局和棋势,另附《全旨》与《残局说》两文以及凡例、歌诀等,对战略、战术的棋理进行综合阐述和分析。朱晋祯把千余年来象棋研究的成果,加以采集、归纳、充实、发挥,在分类和棋谱的编写方法上也有新的创见,成为后世的典范。

《桔中秘》条理清晰,品评精湛,容易掌握和运用,深受后世象棋爱好者的推崇,成为我国流传最广、版本最多、影响最大的一部象棋谱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机关一分会  朱学范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